所有灯具认证均基于以下关键维度展开,是判断产品是否合规的基础,不同市场的认证标准本质是对这些维度的 “本地化细化要求”:
不同国家 / 地区的认证体系差异较大,需根据目标市场选择对应的认证,以下是最核心的几大体系:
中国对灯具实行 “强制性 + 自愿性” 结合的认证体系,核心依据是《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》(2020 年修订)。
强制性认证(CCC 认证)
安全标准:GB 7000.1(灯具通用安全要求)、GB 7000.2XX(专项灯具安全要求,如 GB 7000.201 针对嵌入式灯具);
EMC 标准:GB 17743(电磁兼容要求)、GB 17625.1(谐波电流限值);
能效标准:GB 19044(普通照明用 LED 模块能效)、GB 29296(读写作业台灯能效)。
嵌入式灯具(如筒灯、射灯);
移动式灯具(如落地灯、台灯);
户外灯具(如庭院灯、路灯);
电源电压>36V 的固定式灯具(如吸顶灯)。
适用范围:除家庭用普通照明灯具外的大部分灯具,包括:
认证标准:
特点:无 CCC 认证的灯具禁止生产、销售、进口,是进入中国市场的 “通行证”。
自愿性认证(CQC 认证)
欧盟对灯具的准入要求集中在 “CE 认证”(安全 + EMC)和 “ERP 能效标签”(能效 + 环保),两者均为强制性要求。
CE 认证(核心准入要求)
ERP 能效标签(欧盟能效要求)
适用范围:普通照明灯具(如 LED 灯、节能灯)、灯具控制器(如调光器)。
核心要求:通过 “能效等级”(A+++ 至 E 级,A+++ 为最高)标注产品能效,同时需提供 “光效、寿命、光衰率” 等关键参数;2023 年起实施新版 ERP 法规(EU 2021/341),对 LED 灯的能效要求进一步提升(最低光效≥120lm/W)。
特点:无 ERP 能效标签的灯具,即使有 CE 认证,也无法在欧盟上架销售(如亚马逊欧洲站强制要求上传能效标签)。
美国无全国统一的 “强制性灯具认证”,但市场准入实际依赖 UL 安全认证和 FCC EMC 认证,两者均为非政府机构主导,但被零售商、消费者普遍认可。
UL 认证(安全核心)
适用标准:UL 153(移动式灯具)、UL 1598(固定式灯具)、UL 1993(LED 灯具)。
测试内容:电气安全(绝缘、接地)、防火(耐燃性、热释放)、结构安全(抗冲击、部件脱落风险),尤其关注 “北美插头类型”(如 NEMA 5-15 插头)和 “120V 电网适配性”。
特点:非强制,但沃尔玛、亚马逊美国站等均要求灯具提供 UL 认证(或同等 ETL、CSA 认证),否则无法上架;UL 认证需定期工厂审核(Follow-Up Service),维持成本较高。
FCC 认证(EMC 核心)
适用标准:FCC Part 15B(民用灯具的电磁辐射限制)。
测试内容:限制灯具对外发射的射频干扰(RFI),避免影响电视、无线电等设备。
特点:强制性要求,无论是否有 UL 认证,只要灯具使用电力驱动,均需通过 FCC 认证并粘贴 FCC ID 标识,否则海关可能扣留货物。
无论目标市场是哪个,灯具认证的核心流程基本一致,通常需要 3-6 个月(视产品复杂度和认证机构效率而定):
产品预评估
样品准备与送样
实验室测试
文件审核与工厂检查(如需要)
证书颁发与标识粘贴
证书维护
避免 “认证与产品不符”
关注 “地域性细节”
插头类型:欧盟(Type C/F)、美国(Type A/B)、英国(Type G)、澳大利亚(Type I)需严格匹配;
电压频率:欧盟 / 中国(220-230V, 50Hz)、美国(120V, 60Hz)、日本(100V, 50/60Hz),灯具电源需适配目标市场电网。
优先选择 “一站式认证机构”
提前规划能效与环保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