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方式


客服微信
信息技术(IT)类产品认证是确保产品符合特定国家 / 地区法规、行业标准、安全要求及性能指标的关键环节,其核心目标是保障用户安全、促进市场准入、规范行业质量。不同认证体系因适用范围(如地区、产品类型)、考核重点(如安全、电磁兼容、能效)的差异,形成了多样化的认证类别。
根据认证的强制属性、评估维度,IT 产品认证可分为以下几类,不同类别覆盖的产品范围和评估重点不同:
认证类别 | 核心目标 | 覆盖产品示例 | 典型认证标准 / 体系 |
---|---|---|---|
安全认证 | 防止电气危险(触电、火灾)、机械危险(部件脱落) | 笔记本电脑、电源适配器、服务器、打印机 | IEC 62368(音视频 / IT 设备安全) 、GB 4943.1(中国) |
电磁兼容认证 | 控制产品电磁辐射(不干扰其他设备)、抗干扰能力(不受其他设备影响) | 路由器、交换机、无线网卡、智能家居控制器 | CISPR 22(Class A/B )EN 301 489(欧盟) |
能效认证 | 降低产品能耗,推动节能减排 | 台式机、显示器、服务器、数据中心 UPS | 美国 ENERGY STAR 欧盟 ERP、中国能效标识 |
环保认证 | 限制有害物质使用、规范废弃后回收处理 | 所有电子类 IT 产品(手机、电脑、主板) | RoHS(限制 6 项有害物质) WEEE(废弃回收) |
功能/性能认证 | 验证产品功能完整性、性能达标情况(自愿性为主) | 数据库软件、云计算设备、网络安全产品 | 中国 CCRC(网络安全 )美国 FCC Part 15(无线性能) |
接入认证 | 确保产品符合特定网络 / 行业的接入规范 | 5G 终端、物联网(IoT)设备、工业控制 IT 产品 | 3GPP(移动通信 )中国进网许可证 |
不同市场的认证要求是 IT 产品出海的核心门槛,以下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认证体系,涵盖强制要求、核心标准及适用场景:
中国对 IT 产品实行 “强制认证(CCC)+ 自愿性认证(CQC)+ 行业专项认证” 的多层管理模式,核心目标是保障国内用户安全与市场规范。
欧盟通过 “CE 认证” 实现单一市场准入,所有进入欧盟的 IT 产品需符合相关指令要求并加贴 “CE” 标志,核心是安全、EMC、环保三大维度。
CE 认证并非由欧盟官方机构直接颁发,而是由欧盟认可的 “公告机构(Notified Body)” 评估后,企业自行声明并加贴 CE 标志(部分高风险产品需公告机构介入)。
美国对 IT 产品的监管以 “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认证”(电磁与无线合规)为核心,辅以能效和环保要求,均为市场准入的强制性门槛。
不同认证的具体流程略有差异,但核心环节一致,通常包括以下 6 步: